中國首例植物工廠研發成功,以紅藍光LED替代陽光

植物工廠是國際上公認的設施農業最高級發展階段,是一種技術高度密集、不受或很少受自然條件制約的全新生產方式。目前,僅有日本、美國、荷蘭等少數發達國家掌握這項技術。日前,中國大陸第一例以智能控制為核心的LED植物工廠由中國農科院環發所也研發成功,並在吉林省長春農博園投入運行。

談到植物工廠的概念,項目負責人、中國農科院環發所的楊其長研究員介紹說,植物工廠是給植物提供合適生長環境的系統設備,以節能植物生長燈和LED為人工光源,採用製冷—加熱雙向調溫控濕、光照—二氧化碳耦聯光合與氣肥調控、營養液在線檢測與控制等13個相互關聯的控制子系統,可實時對植物工廠的溫度、濕度、光照、氣流、二氧化碳濃度以及營養液等環境要素進行自動監控,實現智能化管理。通過對工廠內環境的高精度控制,植物的生長在這裡幾乎不受自然條件的制約,生長週期加快。

中國農科院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程瑞鋒表示,工廠中植物的根系不是生長在土壤裡,而是完全浸泡在營養液中。同時植物的成長「完全不用陽光」。在每個栽培架上,都裝有一塊燈板。不同的是左側是LED燈,右側是螢光燈。程瑞鋒說,兩種燈光都能滿足植物生長的需要,只是LED比螢光燈更加節能。LED燈板以紅燈為主,中間按一定距離均勻分佈著藍燈,比例大概為8︰1到9︰1。楊其長說,太陽光對於植物而言是全波段的,紅光、藍光、紫外線、紅外線等都包括,但實驗顯示,植物吸收的光線波段主要是紅光和藍光,比例超過60%。因此將紅光和藍光按照一定配比製成光源,就能滿足植物生長需求,不會影響植物品質。

儘管植物工廠在產量和效率方面具有優點突出,但存在的問題也同樣明顯,那就是高昂的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它的推廣。一個小屋的建成就需要十幾萬元RMB的投入,另外後期的運行和維護也是一筆花銷,因此,如何降低成本是下一步研究人員所要面對的問題。楊其長說,在降低建設成本方面,他們將主要致力於新材料的研發,製作出成本低、隔熱保溫性能好、便於安裝的新材料。而在運營方面,除了儘可能減少動力方面的消耗外,新能源的利用也是重要的手段。如果能使用太陽能、風能等清潔能源,雖然會增加前期投入,但運營費用也會大大降低。

那麼,植物工廠這種生產方式,將來是否有可能成為人類糧食和蔬菜供應的主要手段?
楊其長表示,植物工廠將來肯定會走向普及,但由於其需要一定的投入,因此全部使用它來供應糧食蔬菜並不現實,但在一些特殊環境下,比如極地或太空中,它作為主要供應方式還是有可能的。另外,由於植物工廠的成本原因,它的主要培育對象是以經濟和園藝作物等附加值高的植物為主體。水稻、小麥等糧食作物由於產值低、週期長等原因,一般不會成為植物工廠的主要生產對象,但可以利用其生產週期短的優勢,推動育種方面的研究。畢竟植物工廠內50天收一茬水稻的速度比大田的120天要快一倍還多。

RSS RSS     print 列印         announcements 線上投稿        
【免責聲明】
1、「LEDinside」包含的內容和資訊是根據公開資料分析和演釋,該公開資料,屬可靠之來源搜集,但這些分析和資訊並未經獨立核實。本網站有權但無此義務,改善或更正在本網站的任何部分之錯誤或疏失。
2、任何在「LEDinside」上出現的資訊(包括但不限於公司資料、資訊、研究報告、產品價格等),力求但不保證資料的準確性,均只作為參考,您須對您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如有錯漏,請以各公司官方網站公佈為準。
【版權聲明】
「LEDinside」所刊原創內容之著作權屬於「LEDinside」網站所有,未經本站之同意或授權,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重制、轉載、散佈、引用、變更、播送或出版該內容之全部或局部,亦不得有其他任何違反本站著作權之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