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解讀:LED光生物安全問題

照明的最終使用者是人類,這就涉及到光的質量,尤其是對人的安全。—— “未來隨著LED光效、亮度的提高,尤其是隨著LED的應用越來越廣泛,當LED一旦大規模進入室內照明,它的安全性就顯得更重要,”或許正因如此,LED光源對人眼及生物的安全性正在引起國際國內各方面的關注。

對LED的潛在影響多做考慮不無道理。固態光源由於光譜窄、亮度大,照明的生物安全甚至讓一些人表現出“擔憂”,前段時間媒體報道的“浴霸傷眼”事件中,無辜的藍光又被當成了“罪魁禍首”,——如果說,這是公眾出於對LED並不熟悉了解的一次“誤讀”,那又應如何來科學地界定LED光源對人眼到底有著哪些影響,以及在不同的使用場合如何確定LED的安全性? 特別是,對於正在大量生產和流入市場的LED,在“健康照明”方面有沒有一個公認的科學的可量化的標準?顯然後者對於整體行業發展和眾多生產企業來說意義重大。

其實,在光安全的標準化和測量方面,國際、國內都已在做著大量的研究工作,IEC TC-76和CIE D6 正在對IEC62471/CIE S009 進行修訂,IEC TC-76也正在草擬IEC62471系列標準的兩個附件,包括第四部份的有關測量方法的指導意見。2012年11月20日,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研發與產業聯盟標準化委員會(簡稱“CSA標委會”)標準評審及標準化工作彙報會上,進行的5項產業標準評審中,《CSA 019-LED照明產品檢驗試驗通用規範》也首次引入電工電子產品的檢驗試驗方法對LED照明產品進行質量評價,規範LED照明產品的質量評價體系,其中也包括“光生物安全”方面的內容。

對於LED“光生物安全”問題,國內的眾多專家也從各自角度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復旦大學周太明教授表示,4000K以下的LED產品可以放心使用。他提到:當前大眾出於不了解而擔心LED會對人眼有傷害,甚至有一些專家都不敢用。前國際照明委員會主席對LED的使用也有一個過程,開始的時候,他對LED也有懷疑。但是現在他的態度很積極,而且做了很多的研究工作。他有一篇文章,叫《照明的質量和能效不一致》,這個文件重點分析了LED對人的傷害的影響。後面同時做了計算,得到的結論是,對色溫在2700K-3000K且顯色指數在80以上的白光LED我們可以放心使用。6000K的用在家裡是會有傷害的。

對這個問題,一直持關注態度的設計師們也發表了自己的觀點。廣州科柏照明設計公司設計總監、華人照明設計師聯合會理事會員徐慶輝不久前就在自己的微博上對中小學教室照明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建議中小學教室的照明不要急於替換為LED;即使在學校用LED,也建議用4000K的,不要用過高色溫;並建議家庭選用LED也同樣不要選擇過白的光色,應使用3000K左右暖白光;另外建議兒童讀書寫字的書桌最好不用LED檯燈,建議用 3300K鹵鎢燈光源護眼檯燈。

同時,徐慶輝在自己的微博上透露,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正在準備于明年頒布的GB50034-2013中,將對LED光源在室內使用做出嚴格規定,其中一項即是色溫必須低於4000K;他同時指出,今年發布施行的《民用建築電氣設計規範》JGJ 16-2008第10.9節建築景觀照明中也明確規定“注意避免單獨使用色溫高於6000K的光源”。

歐司朗光電半導體亞洲應用設計中心高級應用工程師陳文成博士則表示,不必談藍光而色變,適當的藍光成分對於人體的生物鍾調節是有很大積極意義。他認為,就藍光傷害(Blue light hazard)而言,人們需要注意的應是導致傷害的並不是藍光本身,而是其所含的能量。你盯著看藍天,不會有任何問題,但是,哪怕你直視太陽一小會,卻也可能造成視網膜傷害。視網膜所吸收的能量,主要取決於光強度和盯著看的時間,與色溫也有一定關係。

復旦大學光源與照明工程系副教授林燕丹認為,在LED新光源時代,我們只有把握了人們真正需要的,掌握光譜的特性和光譜的可調,即充分考慮到光的輻射性,又考慮到人的視覺性和安全的需要,才能達到一個更好更健康的照明。她同時提醒,不僅是照明,Ipad 手機等閃光燈基本上是大功率白光LED ,藍光含量多,當強度和注視時間足夠時,有可能傷害視網膜,對幼兒來說,盡量避免近距離注視閃光燈和各種藍白光的LED 發光玩具,以免晶狀體藍光透過率高。

綜合看來,可以肯定的是,只要遵循正確的指標、合理的設計、適宜的應用,LED光源是安全的。對企業來說,開發產品要注重光學設計,關注眩光、色溫、顯色指數等指標,在光效、光的舒適性方面,也要根據使用環境的不同做出不同的選擇。另有觀點認為,對於成品燈具廠商,可以通過設計、通過適當改變LED之間的距離、用更多小功率LED來取代單顆大功率LED來達到改變生理輻照亮度的目的。

(來源:中國半導體照明網)

RSS RSS     print 列印         announcements 線上投稿        
【免責聲明】
1、「LEDinside」包含的內容和資訊是根據公開資料分析和演釋,該公開資料,屬可靠之來源搜集,但這些分析和資訊並未經獨立核實。本網站有權但無此義務,改善或更正在本網站的任何部分之錯誤或疏失。
2、任何在「LEDinside」上出現的資訊(包括但不限於公司資料、資訊、研究報告、產品價格等),力求但不保證資料的準確性,均只作為參考,您須對您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如有錯漏,請以各公司官方網站公佈為準。
【版權聲明】
「LEDinside」所刊原創內容之著作權屬於「LEDinside」網站所有,未經本站之同意或授權,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重制、轉載、散佈、引用、變更、播送或出版該內容之全部或局部,亦不得有其他任何違反本站著作權之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