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你LED燈助研究員 揭憂鬱和成癮面紗

華盛頓大學藥學院的研究人員在研究老鼠反應時,發現大腦中獎賞和厭惡行為反應區塊非常相近,可能無意間同時觸動。(圖片來源:Bruchas Laboratory)

 

最新研究可解釋為甚麼治療成癮和憂鬱的藥物對某些病人無效。

這個現象與大腦獎賞與厭惡反應區有關。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在研究老鼠反應時,發現大腦中獎賞和厭惡行為反應區塊非常相近,可能無意間同時觸動。

這項研究發現顯示出,治療成癮和憂鬱藥物療法可同時驅動獎賞和厭惡回應,表面上看起來便是藥物無效。

這項研究於9月2日刊登於Neuron期刊。

實驗中,老鼠身上所植入的LED燈能夠驅動獎賞或厭惡的神經元。(圖片來源:Bruchas Laboratory)

麻醉與基礎神經生物學系副教授、研究主持人Michael R. Bruchasl 博士表示:「我們研究引起這種反應的k 型類鴉片受體蛋白質(KOR)的神經元,這個神經元與所有成癮現象有關,包括酒精、尼古丁、古柯鹼、海洛因和冰毒(methamphetamine)。我們藉由驅動獎賞和厭惡這兩個反應區塊很相近的神經元,引發相反行為。這個現象可能說明藥物為何有時候會失效─藥物可能會同時驅動這兩個區域,因此也抵銷了應有的效果。」

當藥物暫時引起獎賞反應時,就形成成癮現象,但是當藥效消失後,則會驅動厭惡反應,進而讓大腦產生對藥物的渴望。研究人員觀察經過基因設計的老鼠,讓燈光能夠驅動細胞活動。將微型LED燈植入到神經元上,刺激大腦伏隔核(nucleus accumbens)區域,驅動獎賞反應。這類細胞上布滿與成癮和憂鬱有關聯的k 型類鴉片受體蛋白質(KOR)。

當研究人員驅動腦細胞,製造獎賞反應時,老鼠會不斷重複回到迷宮中相同區塊。但是當驅動幾釐米以外的細胞時,老鼠則會遠離該區域。

麻醉學講師、研究第一作者Ream Al-Hasani博士表示:「我們很驚訝發現刺激位於大腦同一區塊、同一種細胞會引發不同反應,藉由了解這個受質的運作方式,我們也許可以更精確的對症下藥,治療與這個腦細胞區域有關的問題,例如成癮和憂鬱。」

 

(翻譯:LEDinside,張雅涵)

RSS RSS     print 列印         announcements 線上投稿        
【免責聲明】
1、「LEDinside」包含的內容和資訊是根據公開資料分析和演釋,該公開資料,屬可靠之來源搜集,但這些分析和資訊並未經獨立核實。本網站有權但無此義務,改善或更正在本網站的任何部分之錯誤或疏失。
2、任何在「LEDinside」上出現的資訊(包括但不限於公司資料、資訊、研究報告、產品價格等),力求但不保證資料的準確性,均只作為參考,您須對您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如有錯漏,請以各公司官方網站公佈為準。
【版權聲明】
「LEDinside」所刊原創內容之著作權屬於「LEDinside」網站所有,未經本站之同意或授權,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重制、轉載、散佈、引用、變更、播送或出版該內容之全部或局部,亦不得有其他任何違反本站著作權之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