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國際光電週-研討會直撃一 奈米科技系列研討會

一年一度的台北國際光電週於6月14日至16日於台北世貿中心南港展覽館中熱烈展開,光電科技工業協進會(PIDA)自1984年首辦至今秉持著引介新興科技、扶助利基產業、推廣前瞻技術及促進產學合作之宗旨,三十多年來伴隨各項科技產業共同成長,是台灣最早創辦科技專業展覽的單位,也是這次的主辦單位。
 
2017台北國際電腦展,以精密光學、光電轉換、光機電整合、微奈米技術及車聯網等核心技術為主,成為光、機、電、微、網…等技術領域之交流平台,加速連結各產業技術及市場人才,今年展出有七大主軸,分別為國際光電大展、平面顯示展、精密光學展、LED展、太陽光電展、奈米科技展及智慧車用光電展。
 
其中國際光電大展今年是第26屆,展出區域分為雷射應用區、光傳輸寬頻區、3D列印區、生醫光電區、穿戴區及前瞻學術區,另外智慧車用光電展主要展出車用LED、Laser、IR、OLED光源、PV、車用光學暨影像系統、車用顯示面板、影音導航系統及車聯網暨感測器。
 
在系列研討會方面,主辦單位精心安排各種技術方面研討會,主要可分為ITO車用光電、光電、前瞻學術、平面顯示、光通訊、LED、精密光學、奈米科技、太陽光電、植物工廠、生醫光電、產品發表會及商機洽談會,各場次於6/14-6/16共三天的時間分別由各領域專長之先進,解析及介紹最新的科技及技術。
 
在奈米科技系列研討會中,首場為奈米材料、分散技術及The Trend of Micro LED Display之技術研討,以下為各場次研討會內容摘要的,茲分述如下:

第一場 題目:The Trend of Micro LED Display

講師: Technology & Business Inc., 北原洋明 董事長

 
最近一年來,在顯示器的業界裡Micro LED突然備受矚目,在很多會議及研討會常被提及,最多演講者會先提到的事例以Sony 的CLEIS Display,其次是Apple併購Luxvue及其有關開發Micro LED的技術及新聞。近期台灣廠商也陸續的被提及包括PlayNitride、ITRI、Mikro Mesa、Epistar及鴻海集團投資eLux等相關新聞及技術發展。而日本材料及機台設備廠商也接受Apple的委託,開始在水底下摸索及學習相關技術,至今尚未正式浮出市場面。
 
Sony 的顯示器以4K2K(3840x2160)、畫面尺寸為218吋、光源53µm及Pitch 1.26mm的規格來說,與長春希達電子(CADAR)所生產的顯示器做比較,長春希達電子的顯示器規格121”FHD,Pitch 1.4mm面積4.0m2 (約680万円),價格約為10萬RMB/ m2(約170萬/ m2);而Sony CLEIS的價格約6萬US$ / m2(約660万円/ m2),約有4倍的價格差。
 
以下是北原洋明認為Micro LED的技術帶來未來顯示產業的衝擊及面臨產品需要改善的的新觀點,在衝擊未來顯示產業方面如下列四點所述:
1.      可以利用轉印工程審理flexible化
2.      不用BL,可實現薄型及輕量化
3.      可以達到低耗電的效果
4.      RGB-LED可以達到高廣演色顯示器,為OLED競爭的對手。
 
另外待改善及加強的方面有:
1.      RGB-LED個別的發光性能提昇
2.      RGB-LED間特性的差異控制
3.      LED發光效率需改善
4.      確保實裝良率
 

第二場 題目:奈米研磨及分散技術

講師: 合記化學 卓昆範 經理

奈米研磨技術主要是利用剪切力的方式,經過氧化鋯(ZrO2)之研磨珠,將材料由大粒徑研磨成奈米級之粒徑。而分散技術有三個主要功能,第一是降低物體黏度並且改善其流動性,以提高色粉含量及提高研磨效率;第二是增加分散性,以增加著色立及光澤性,第三是提高顏料穩定性,以降低塗膜色差及防止顏料沉澱。

第三場 題目:奈米均質分散的高壓技術與應用

講師: 綺灝國際 技術經理 陳明華

奈米均質分散的高壓技術是以濕製程流程,利用高壓方式裝置內部達到40000 PSI,然後倒入漿料至設備,使用pump將內部做擠壓至鑽石微流道內(管徑約70-100µm),利用剪切力的原理將大粒子分散成小粒子。
 
此時二次粒子將會變成一次粒子,噴出後即可得需求之產品。此奈米材料應用面甚廣,如:MLCC、電池電極材料、顏料、奈米碳管、噴墨列印油墨、導電油墨、導電聚合物、光學機能漿料….等。
 

第四場 題目:奈米碳管與塑膠及金屬結合之應用

講師: 容城實業 總經理 葉泰霆

奈米碳管可加入至金屬材料或Polymer材料中,主要是要改變其金屬強度、導電性及散熱性,當鋁金屬加入2.5-3%的奈米碳管即可以增加金屬2-3倍的機械強度。最常見的應用是高爾夫球的球頭,當奈米碳管成分添加越多時,導電性將會遞減或失去,但散熱性會增加。
 
其他常見的應用是添加奈米碳管在MCPCB之基材內,主要是增加產品之散熱性。另外,奈米碳管以漿料方式塗佈在PET或玻璃上做線路之散熱功能,也可以將奈米碳管加入polymer材料裡,塗佈在PU膠帶上做電子照護之應用。
 

第五場 題目:石墨稀商品化產品

講師:安炬科技 研發經理 謝承佑

謝承佑經理表示:石墨稀一般有分成薄膜式及粉體式二大類,石墨稀的定義是原子的厚度小於0.34nm,基本上是利用石墨製造成石墨稀。其最大的特色是具有良好的導熱性、導電性、機械強度、抗腐蝕性及儲能性…等,石墨稀粉體可以在H2O、Organic solvent及Resin內也可以附著在物體表面成漿料。
 

一般是利用其優良之物性(導熱性、導電性、機械強度、抗腐蝕性及儲能性),廣泛的應用在各產業上,所以應用領域上可以擴散至散熱、電性、機械及能源產業上。比如漿料塗覆在散熱鰭片上、就可以達到增加10%以上之散熱能力及絕緣之效果、也可以做成透明且須抗靜電之薄膜,表現其抗靜電之能力,亦可做成太陽能應用之導電膠。另外,若添加1%石墨稀在電池的正極材料內,可以提升52%的使用壽命。.

(文 Simon / LEDinside)

RSS RSS     print 列印         announcements 線上投稿        
【免責聲明】
1、「LEDinside」包含的內容和資訊是根據公開資料分析和演釋,該公開資料,屬可靠之來源搜集,但這些分析和資訊並未經獨立核實。本網站有權但無此義務,改善或更正在本網站的任何部分之錯誤或疏失。
2、任何在「LEDinside」上出現的資訊(包括但不限於公司資料、資訊、研究報告、產品價格等),力求但不保證資料的準確性,均只作為參考,您須對您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如有錯漏,請以各公司官方網站公佈為準。
【版權聲明】
「LEDinside」所刊原創內容之著作權屬於「LEDinside」網站所有,未經本站之同意或授權,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重制、轉載、散佈、引用、變更、播送或出版該內容之全部或局部,亦不得有其他任何違反本站著作權之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