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利浦開發新型紅色螢光粉 提高白光LED效能

飛利浦公司亞琛(Aachen)照明開發中心與德國慕尼黑大學的研究人員們攜手開發出一種新型的紅色螢光粉材料,據稱可提高白光LED的性能。

以慕尼黑大學無機固態化學系主任Wolfgang Schnick教授為主導的研究團隊開發出可應用於LED的全新材料具有相當不尋常的特性,可望為LED市場帶來突破性的進展。這項研究結果已發表於最近一期的《Nature Materials》雜誌上。

由於傳統白熾燈泡的能量轉換效率較低,讓歐盟頒佈法令全面禁售。因此,在可預見的未來,LED 將成為首選光源。由LED發出的光是由固態半導體將電能轉變成光能而來。相較於內含有毒汞物質的所謂節能燈,LED 更加環保。再者,LED 更加高效,而且可望明顯降低能耗。

單一個LED可產生光只有一種色調。然而,Schnick與其研究團隊已在之前實現了重大的技術突破──透過合成新穎的螢光粉材料,讓一般LED產 生的藍光被轉換成特定可見光譜的所有顏色。混合各種不同的顏色後即可實現高品質的白光,這項發明讓Schnick和他的同事獲得2013年德國未來獎的提名。

透過使用各種發光陶瓷加以塗覆,可使產生藍光的LED轉換成白光發射器。在對應於從青色到紅色可見光譜中所有其他顏色的波長時,這種材料可吸收一些藍光並再次發射能量。這些顏色組成以及未被吸收的藍光在加以組合後產生了純白色的光。這個過程聽起來很簡單,但在實際的實現過程則非常具有挑戰性。它需要 能夠展現極高熱穩定以及具有高效率作業的螢光粉。

Schnick指出,市售的白光LED問題在於總得在最佳能效與可接受的色彩表現之間加以權衡。目前所使用的紅色螢光粉在此具有重要的決定性因素, 因為它明顯影響了所謂的演色指數。此外,在工業領域也對於這種夠發出深紅光的新式螢光粉存在日益成長的需求,因為它能夠解決對於最佳化效率以及最自然演色兩項需求之間的衝突。

由Schnick主導的研究團隊、飛利浦公司的Peter Schmidt及其同事們共同開發出的新材料則採用了氮化鍶(LiAl3N4)。當與適量的稀土金屬銪摻雜後,所形成的複合材料可在紅光波段的窄頻範內顯示密集發光。發光峰值發生在大約650nm波長,而寬度峰值波長只有50nm。相較於傳統LED,結合這種新材料的首款LED原型可產生更高14%的光源,而且還具有更佳的演色指數。

Schnick指出,憑藉其獨特的發光性能,這種新材料可望超越在LED中所用的各種紅色螢光粉,而且還有實現更多工業應用的潛力。

在飛利浦公司亞琛照明開發中心的Peter Schmidt與其同事目前正致力於改善這種紅色螢光粉的合成材料,從而為大規模製造實現最佳化。他們的目標在於以最佳的演色特性,從而實現更明亮、更高效率的下一代白光LED。

 

來源:電子工程專輯 Susan Hong編譯

RSS RSS     print 列印         announcements 線上投稿        
【免責聲明】
1、「LEDinside」包含的內容和資訊是根據公開資料分析和演釋,該公開資料,屬可靠之來源搜集,但這些分析和資訊並未經獨立核實。本網站有權但無此義務,改善或更正在本網站的任何部分之錯誤或疏失。
2、任何在「LEDinside」上出現的資訊(包括但不限於公司資料、資訊、研究報告、產品價格等),力求但不保證資料的準確性,均只作為參考,您須對您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如有錯漏,請以各公司官方網站公佈為準。
【版權聲明】
「LEDinside」所刊原創內容之著作權屬於「LEDinside」網站所有,未經本站之同意或授權,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重制、轉載、散佈、引用、變更、播送或出版該內容之全部或局部,亦不得有其他任何違反本站著作權之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