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電透過CSP LED結合量子點技術,解決LED微縮的技術瓶頸

自從消費性電子大廠Sony六月份在北美所發表的CLEDIS顯示屏之後,小間距LED顯示屏結合Micro LED技術的結合廣受市場矚目。然而,LED微縮面臨成本偏高與波長均一度不同的挑戰。

現階段小間距 LED 顯示屏應用在室內100吋~150吋已經漸趨成熟。但以目前技術來說,PLCC的LED封裝體的縮小尺寸極限約在0505(mm)。若想要進一步做到100吋以下的小間距LED顯示屏,LED微縮就面臨了成本與波長均一度的挑戰。目前一般藍光波長均勻性的量產水準是5~12nm,而小間距LED的波長均一度目標是3~4nm。另外,當LED封裝體的尺寸持續縮小時,為了避免打線造成體積增加,紅光 LED 需從垂直(Vertical)改成覆晶(flip chip)形式,成本甚至超過藍光LED和綠光LED在小間距顯示屏的成本總和達一倍之多。

LED磊晶大廠晶電 (Epistar) 突破限制的做法,便是結合CSP和量子點(QD)技術,透過量子點光轉換,解決藍綠光LED波長均勻性不佳,以及紅光LED覆晶昂貴的問題。晶電的量子點小間距LED,封裝體尺寸可做到0303甚至0202(mm),點距(pitch)達到0.5 mm以下。以解析度的業界標準而言,這樣的LED封裝體,甚至可做到60吋以下的小顯示器,可望大幅打開小間距 LED 顯示屏的應用範圍。

LEDinside主辦的LEDforum 2016,將在2016年9月30日於臺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舉行,本次研討會有幸邀請到晶電研發中心副總經理謝明勳先生與大家分享他對量子點創新技術在小間距顯示屏應用的見解與展望。

 



會議簡介
LED背光市場緊縮、照明獲利慘淡,業者才面臨養分不足的問題,OLED又挾著蘋果光芒席捲而來,大舉布局顯示應用及特殊照明市場。然而,LED產 業在這個艱苦的時刻有了新的可能性,Micro LED隨著蘋果和Sony布局,漸漸浮出檯面,躍變成隨時可能走進民眾生活的量產技術。有鑒於此,LEDforum 2016將揭開Micro LED的神秘面紗,以「次世代顯示技術Micro LED」為題,邀請國內外產業先進,及LEDinside專業分析團隊,分別探討技術發展現況與未來市場潛力。
LEDinside主辦的LEDforum 2016,將在2016年9月30日於臺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舉行,本次研討會將從Micro LED的材料、製造、系統整合探討,進而到終端應用與市場進行全面的剖析,敬邀業界共襄盛舉、蒞臨參加。
 

RSS RSS     print 列印         announcements 線上投稿        
【免責聲明】
1、「LEDinside」包含的內容和資訊是根據公開資料分析和演釋,該公開資料,屬可靠之來源搜集,但這些分析和資訊並未經獨立核實。本網站有權但無此義務,改善或更正在本網站的任何部分之錯誤或疏失。
2、任何在「LEDinside」上出現的資訊(包括但不限於公司資料、資訊、研究報告、產品價格等),力求但不保證資料的準確性,均只作為參考,您須對您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如有錯漏,請以各公司官方網站公佈為準。
【版權聲明】
「LEDinside」所刊原創內容之著作權屬於「LEDinside」網站所有,未經本站之同意或授權,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重制、轉載、散佈、引用、變更、播送或出版該內容之全部或局部,亦不得有其他任何違反本站著作權之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