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邦拓墣3D感測研討會爆滿,精彩重點節錄

集邦拓墣 3D感測研討會於2018年3月27日 台大國際會議中心舉辦,共邀請六位講師分享3D感測市場趨勢,現場共計300位與會者參加。

Aixtron 資深製程經理 楊富祥表示 邊射型雷射受限於磊晶晶片則設計,其光場呈現橢圓形,若要應用在3D 感測市場之中,則須搭配光學透鏡進行二次設計,才能達到圓形光場。

VCSEL晶片設計中會採用多層DBR 增加發光效率,鋁成分控制上也需要相當均勻,Run to Run 與發光波長也是需要相當均勻的,目前成熟的波長主要為850nm,940nm 與長波長產品也在持續發展之中。Aixtron 目前機台市場佔有率約90%,主要發展VCSEL 的廠商皆有使用Aixtron 的G4 的機台,全採用石磨盤設計,Run to Run 的均勻性會相當一致。此外,因應3D 感測等VCSEL市場需求,也開發自動化傳送平台,更可降低缺陷(Particle)、提供均勻性,目前受惠於訂單挹注,年出貨為80台MOCVD。

(Image: LEDinside)

美國高通工程技術副總裁 章建中博士於會議中分享 3D 感測的發展歷史與提供客戶的解決方案。3D 辨識與追包含臉部、物件與手勢辨識,市場應用廣泛,包含無人機、臉部辨識可簡化軟體運算、掃地機器人、安全監控、家庭智慧語音助理 (如Amazon Echo) 等等。會議中分享主要 3D 感測的運算程式解決方案,其中在結構光中圖案演算法的設計與預測為高通最關鍵的發展核心,可達到相當高的精準度。長期展望2018年上半年APPLE 將會公布iPhone X 銷售狀況,而Android 陣營則會開始布局結盟3D感測產品。有趣的是,3D臉部辨識在辨識雙胞胎時不如指紋辨識來的精準,也是3D臉部辨識要耕耘的部分。

(Image: LEDinside)

英特爾 新科技事業群 亞太區產品經理 林聿豪先生表示英特爾最早導入Window Hello 平台採用結構光,也朝向光達用感測方式進行開發。在應用面上,3D感測應用在服務型機器人應用於居家照護市場,同時,英特爾在3D感測市場之中無人機也佔有一席之地,一系列開發了不同的無人機產品。對於英特爾提供深度相機於光達應用之中,大幅為客戶降低成本。

英特爾 RealSense 3D Camera SR 300 採用 光編碼 (Coded Light) 技術,而D400 則採用機器視覺 (Stereo Depth Technology) 擁有HD解析度。因應2020 年東京奧運,顯示屏搭載3D感測深度相機達到互動效果。

(Image: LEDinside)

德州儀器 周一德資深應用工程師表示德州儀器發展飛時測距進行3D感測,應用於工業應用,如物流貨倉空間測量、機器人導航、手勢辨識與工業自動化。德州儀器主要銷售為驅動IC 晶片,搭載CDK與 SDK 平台,即可達到深度感測。現場介紹相當多的德州儀器3D感測應用與方案。

(Image: LEDinside)

台灣微軟研究開發處軟體研發副理 周秀婷表示微軟透過3D感測實現混合實境平台,微軟透過兩個裝置完成混合實境,包含HoloLens 與 混合實境的頭戴式裝置。此外,微軟透過混合實境平台,其日本航空公司已將混合實境導入機師訓練與教學之中;VOLVO 也利用HoloLens 讓顧客了解車子的性能與價值。

(Image: LEDinside)

拓墣產業研究院研究經理蔡卓卲分析3D感測的主要技術方案Structured Light(Light Coding)、Stereo Vision及TOF,以及可能的應用領域。蔡卓卲指出,3D感測技術不只在智慧型手機上大放異彩,未來也將逐步導入至筆電、電視、遊戲機、無人機、自動駕駛、居家自動化等領域,從強化生物辨識、增強AR效果到動態追蹤,帶來更多的可能性與商機。蔡卓卲指出,3D感測應用的發展仍面臨缺乏必要性與動機等困境,未來廠商如何提供更低成本且多元的3D感測應用將牽動整體市場後續成長速度,而這也將取決於未來第三方應用程式的發展以及3D感測模組性價比的提升。

(Image: LEDinside)

文 Joanne / LEDinside

RSS RSS     print 列印         announcements 線上投稿        
【免責聲明】
1、「LEDinside」包含的內容和資訊是根據公開資料分析和演釋,該公開資料,屬可靠之來源搜集,但這些分析和資訊並未經獨立核實。本網站有權但無此義務,改善或更正在本網站的任何部分之錯誤或疏失。
2、任何在「LEDinside」上出現的資訊(包括但不限於公司資料、資訊、研究報告、產品價格等),力求但不保證資料的準確性,均只作為參考,您須對您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如有錯漏,請以各公司官方網站公佈為準。
【版權聲明】
「LEDinside」所刊原創內容之著作權屬於「LEDinside」網站所有,未經本站之同意或授權,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重制、轉載、散佈、引用、變更、播送或出版該內容之全部或局部,亦不得有其他任何違反本站著作權之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