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i LED 背光商機蓄勢待發,打件良率成量產關鍵

蘋果在今年4月舉辦的春季發布會上正式發布新一代iPad Pro,不僅配有全新M1晶片,同時也如外界預期,12.9吋的款式搭載了Mini LED面板,讓使用者能擁有更佳的視覺感受。

同時,市場也預期,在蘋果發布Mini LED iPad Pro之後,Mini LED的普及速度也會隨之加快,卻屢屢傳出由於Mini LED良率問題,使得新款Mini LED iPad Pro必須延期出貨(原訂貨期為5月底)。對此,業內人士認為,Mini LED良率不佳的主因是在後端打件設備上,若是能進一步提升打件良率,便可望消除Mini LED目前遭逢的生產瓶頸。

蘋果Mini LED iPad 亮相,帶來更佳視覺體驗

蘋果在發布會上表示,12.9吋iPad Pro配備使用Mini LED技術的Liquid Retina XDR顯示器,實現超光鮮、最出色的視覺效果。據悉,Liquid Retina XDR顯示器以1,000,000:1對比度帶來生動逼真的細節,適合觀看與編輯HDR照片和影片,或盡情享受喜愛的電影及節目;並且具有驚豔的1,000尼特全螢幕亮度與1600尼特峰值亮度,以及P3廣色域、原彩顯示與ProMotion自動適應更新頻率等先進的顯示技術。

蘋果進一步說明,10,000多個Mini LED分置於超過2,500個局部調光分區,而每個分區都能根據螢幕內容精確調整亮度,以達到驚人的1,000,000:1對比度;即使在觀看細節豐富又有強光亮部的HDR內容,如燦爛銀河和動作片的爆破場面,也都比以往更顯生動逼真。



(Source:蘋果)
 

Mini LED良率問題難解,新款iPad Pro出貨計劃被拖慢

在蘋果正式發布搭載Mini LED的新一代iPad Pro之後,市場認為有助於帶動Mini LED產品發展。不過,卻傳出因Mini LED生產良率問題,12.9吋的iPad Pro交貨日期將延長至7月。

彭博社日前報導,蘋果新發布的iPad Pro大約會在一周內正式發售,然而,購買12.9吋iPad Pro的消費者可能要等到7月才能拿到產品。報導指出,12.9吋iPad Pro交貨日期一延再延的原因在於Mini LED生產遭逢重重挑戰。彭博4月報導就指出蘋果在發布新一代iPad Pro前,就已經面臨Mini LED生產良率不佳,使得供應受限制。即使如此,據消息人士透露,蘋果的供應商現在仍努力試圖大量生產這種技術複雜的螢幕。

對此,有業內人士透露,Mini LED iPad Pro之所以會延遲出貨至7月,最主要原因是其固晶打件的良率低;以往大家可能會認為Mini LED使用量大,一定要快,唯快不破,但就忽略了精準、良率,導致生產出現瓶頸。

而根據LEDinside 的獨家消息指出,目前蘋果iPad Pro Mini LED背光的打件實際良率約為95%。以每塊背光有10,384 顆Mini LED來看,即每塊背光有519顆的Mini LED需進行返修(Rework)。目前自動返修的速度平均約30秒,包括去晶、補膠、重焊,每塊背光需要約4小時來返修,若要做到生產線平衡,1台固晶打件機台便需要74台自動返修機台來搭配,成本很高。據了解,良率偏低的主因相信是打件設備沒有即時對位、修正的功能,以高頻率的頂針盲打下去,容易造成偏移、接觸不良、短路等。

Mini LED突破生產瓶頸,打件良率要更上層樓

簡而言之,Mini LED是新的顯示技術,而新型顯示封裝與舊有封裝的需求不同,也使得高良率才能成為順利大量生產的致勝關鍵。那麼,現今是否有更高良率(高於95%)的打件設備呢?

業內消息指出,ASM太平洋配有新型焊頭的固晶打件設備早已在中國大陸、台灣地區、韓國、日本等地的一線背光模組廠裝機,並已達至量產程度,為Mini LED背光出貨,其良率已高達99.97%,以蘋果iPad Pro計算,即平均每塊背光板只有3個返修點,所需要的返修時間只有短短的1.5分鐘。以相同的打件時產能計算,ASM太平洋的新型焊頭打件設備,只需搭配0.4部自動返修機台,便能達至生產線平衡,有效解決如今無論Mini LED背光或是RGB直顯顯示螢幕所碰到的生產瓶頸。

另外,Mini LED要實現量產,除了打件製程面對生產瓶頸外,上游晶片切割也是關鍵技術之一。由於Mini LED晶片尺寸微縮,意味著同樣尺寸晶圓切割出來的晶片數量也會跟著增加,使得切割次數也會跟著提高;然而,由於晶片尺吋縮小,所以對於製程中的切割環節也需要更精準的製程技術,以提高良率、降低成本。據產業消息透露,ASM太平洋的半表面切割技術可做到薄晶圓切割,例如Mini LED、Micro LED等,每小時能切割出上千萬顆晶片,全力協助Mini LED放量,其高良率優勢可有效提升後端打件生產效率及點亮率。

總之,要讓Mini LED突破生產瓶頸,實現大量生產,需要更高良率,且更能掌控成本的設備;而透過設備廠商的技術支援,不僅得以實現更高效率的轉移、檢測以及打件等製程,同時還可減少後續修復時間,如此一來才能加速達到市場化的目標。

(來源:LEDinside)

RSS RSS     print 列印         announcements 線上投稿        
【免責聲明】
1、「LEDinside」包含的內容和資訊是根據公開資料分析和演釋,該公開資料,屬可靠之來源搜集,但這些分析和資訊並未經獨立核實。本網站有權但無此義務,改善或更正在本網站的任何部分之錯誤或疏失。
2、任何在「LEDinside」上出現的資訊(包括但不限於公司資料、資訊、研究報告、產品價格等),力求但不保證資料的準確性,均只作為參考,您須對您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如有錯漏,請以各公司官方網站公佈為準。
【版權聲明】
「LEDinside」所刊原創內容之著作權屬於「LEDinside」網站所有,未經本站之同意或授權,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重制、轉載、散佈、引用、變更、播送或出版該內容之全部或局部,亦不得有其他任何違反本站著作權之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