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大學李艾華副教授取得鑭系發光領域大進展

廈門大學物理系李艾華副教授與研究生高林爍取得鑭系發光增強領域重要進展,成果以「Ag-cap-enhanced upconversion luminescence of micropillars with unidirectional radiation」為題發表於Optica旗艦期刊《Opticaillars with unidirectional radiation》。

鑭系(Ln3+)轉換發光(UCL)對醫學、感測、顯示、雷射、固體雷射冷卻、發光開關、太陽能電池等都有優秀應用前景,但UCL效率普遍不高,尤其低功率觸發,加上4f-4f受迫電偶極躍遷的吸收截面極小,兩者導致發光亮度難滿足應用,成為UCL瓶頸。

為提高UCL亮度,學界製造各種微/納諧振振結構,透過與發射共振放大輻射(Purcell效應)或與吸收共振增強激發(局域場增強效應),迄今較大UCL增強均使用發光不佳的奈米晶,發光較佳的微米晶僅增強數倍。

Fig.1 (ad)結構示意圖,分別將MP定位在玻璃(a)、碳膜TEM網(b)、銀膜(c)及銀帽(d)。(eh)實驗採集到對應轉換發光圖。(il)數值計算所得觸發電場分佈圖。

李艾華團隊以垂直向上β-NaYF4:Yb3+,Er3+六棱微柱為模版,取得三種易製備UCL增強結構,自構型微腔易製作,方便擴展。銀帽中發光增強隨微柱直徑的劇烈起伏說明自構型微腔有良好品質因子,對微晶UCL最大增強43倍。模擬計算各種結構觸發場分佈圖與實驗捕捉到的發光圖一致,暗示觸發增強是UCL增強的主因,不同於發射雷射時普遍輻射增強。此外,遠場分析顯示銀帽中微柱達到定向發射。

Fig.2 銀帽增強結構的定向發射與參考結構的雙向發射對比。

此次為利用諧振模式增強UCL提供新研究範例,建構等離激元增強自構型微腔是研究光與物質相互作用的有效平台,也為低閾值雷射研發提供候選。輻射角明顯縮小的單向發射對後續光收集、與外部光學元件耦合均十分有利。

研究由李艾華副教授指導完成,物理系2021級碩士研究生高林爍為論文第一作者,課題組其他研究生也有參與,廈門大學物理學系為唯一單位。所有作者一併感謝與孫志軍老師的討論,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1504307)資助。(資料來源:廈門大學)

RSS RSS     print 列印         announcements 線上投稿        
【免責聲明】
1、「LEDinside」包含的內容和資訊是根據公開資料分析和演釋,該公開資料,屬可靠之來源搜集,但這些分析和資訊並未經獨立核實。本網站有權但無此義務,改善或更正在本網站的任何部分之錯誤或疏失。
2、任何在「LEDinside」上出現的資訊(包括但不限於公司資料、資訊、研究報告、產品價格等),力求但不保證資料的準確性,均只作為參考,您須對您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如有錯漏,請以各公司官方網站公佈為準。
【版權聲明】
「LEDinside」所刊原創內容之著作權屬於「LEDinside」網站所有,未經本站之同意或授權,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重制、轉載、散佈、引用、變更、播送或出版該內容之全部或局部,亦不得有其他任何違反本站著作權之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