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P重構LED顯示行業生態

在今年各大LED顯示展會上,MIP技術都成為了一大亮點。無論是深圳國際智慧顯示及系統集成展(ISLE 2025),還是歐洲視聽技術及系統集成展、美國InfoComm 2025等國外展會上,MIP均已成為LED顯示企業重點展出的技術方案之一。

而據LEDinside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芯映光電、洲明科技、利亞德、雷曼光電、國星光電、中麒光電、晶台光電、立琻半導體、視爵光旭、艾邁譜等多家LED企業相繼推出最新MIP技術產品,形成更多元封裝發展路線,滿足不同的市場需求。

在生產端方面,MIP發展進程也相當活躍,國星光電、利亞德、三安光電、京東方華燦等企業紛紛擴增MIP產能,讓MIP成本能夠逐步下降,應用範圍逐步延伸。

“2025年是MIP發展的元年”,在近日結束的集邦咨詢自發光顯示研討會上,回顧MIP技術的最新進展,國星光電RGB器件事業部研發部長謝少佳如此總結道。因此,2025年或為未來MIP技術邁向大規模的商業化發展埋下重要伏筆。


國星光電RGB器件事業部研發部長 謝少佳

2025年MIP技術發展超行業預期
作為SMD技術的延伸, MIP(Mini/Micro LED in Package)是一種將Mini/Micro LED芯片通過巨量轉移技術,在芯片級層面進行封裝,最終實現自發光顯示的顯示方案。

MIP兼具成熟封裝技術的底蘊和Mini/Micro LED、巨量轉移技術的創新優勢的特點,讓其適配如今LED顯示行業微小間距應用的發展趨勢。

因此,雖為LED封裝技術的後來者,但行業對於MIP發展前景也頗為看好。隨著時間的推進,如今的MIP技術已走向了發展的快車道。

謝少佳認為,從多個角度來看,MIP如今的發展都已超出行業預期,正在撕掉“高價小眾”標簽,這背後則是多重因素積極影響下的結果。

首先,從產業鏈角度來看,LED全產業鏈正在加持MIP技術的產能發展,無論是上遊的芯片廠還是中遊的封裝廠,再到下遊的面板企業,各家企業都在紛紛加持和布局MIP板塊,為MIP技術形成了強大的產業合力。

在技術研發方面,MIP研發投入也達到新高度,驅動MIP技術也在快速叠代中,據相關數據統計顯示,2025年MIP的新申請專利達到了800多項,相關設備投入也在持續增加。

在全產業鏈加持以及相應技術與產能的積極投入下,MIP應用持續向著P0.9甚至更小的P0.7及以下的微間距領域邁進,且無論從良率還是綜合成本角度而言,MIP均已具備了相當大的競爭優勢。MIP在打破像素壁壘的同時,還降低了微間距產業化的門檻,讓更多LED企業能夠進入到微小間距市場當中,挖掘LED顯示行業的新機。

國星光電成為MIP高速發展的關鍵推手
在這股MIP技術高速成長浪潮中,國星光電無疑是其中的關鍵推手之一。憑借多年LED封裝行業經驗,國星光電以更早的布局、更大的資源投入、更高的標準、更豐富的技術儲備以及更強大的上下遊協同能力,早已定下清晰的MIP技術發展策略,持續推動MIP技術升級優化與應用推廣。

在產品端,國星光電先後推出了MIP0202 、MIP0404 、MIP0606 、MIP1010 等系列化MIP器件產品,全面支持共陰共陽方案,延續成熟的SMD工藝,具有極高的出光一致性、高對比度、高畫質,可滿足P0.6~P1.5不同點間距的個性化設計。


MIP器件系列(圖片來源:國星光電)

為推進MIP技術從器件向擁有更低系統成本的面板形態發展,在今年4月,國星光電推出了最新AS面板系列產品,通過MIP+模組+GOB技術融合方案,優化產品結構、減少工藝流程、降低成本、提升定制靈活度,並提供OEM和ODM的服務方案,覆蓋P0.7~P1.5間距應用,以更好的顯示效果、更優的產品性能加快MIP技術的普及應用。


AS面板系列(圖片來源:國星光電)

在產能布局方面,國星光電的MIP產能規劃彰顯了其持續推進MIP技術的決心。今年3月,國星光電曾透露,公司已形成MIP產品2000KK/月產能規模。而隨著國星光電吉利產業園的擴產落地,將全面承接新型顯示及Micro LED顯示需求,為MIP產品的規模化落地提供堅實的基礎。

MIP三大核心優勢重構LED顯示行業生態
盡管目前MIP技術仍處於量產的初期,短時間內成本優勢還不明顯,但國星光電更加看重的是MIP技術的長遠發展價值以及其對LED顯示行業帶來的深度影響。

謝少佳表示,國星光電看好MIP封裝技術未來發展價值,不僅在於其是一種新型的封裝器件,更在於MIP以一種全新方式深刻地重構著整個LED顯示的產業生態。

首先是MIP為Mini/Micro LED顯示技術帶來了產業化優勢。謝少佳詳細解析道,MIP核心的優勢在於解決了Micro LED芯片封裝的關鍵工序問題,采用MIP +巨量轉移組合的方式,已取得規模化量產的優勢,進一步推動Micro LED技術的落地應用。

其次是MIP所帶來的成本優勢,隨著各家大廠的紛紛投入下,MIP的成本正在快速下降,產能爬坡速度超預期。謝少佳指出,未來MIP技術進入規模化量產階段所帶來的海量制造經驗,將反哺MIP工藝的持續優化,這將極大地縮短後續的MIP研發周期,形成了一個良性的正向循環,推動MIP成本進一步下探。

最後,則是MIP可模塊化的優勢,其能夠打破生態瓶頸,實現“封裝即模組”。謝少佳認為,可模塊化是MIP技術最具革命性的一大特點,在傳統產業鏈中,封裝廠和模組/面板廠的角色涇渭分明,而MIP的出現,打破了原有的產品生態。

具體而言,MIP可模塊化特點讓LED顯示屏產品保護再次升級、良率進一步提升。此外,可模塊化特點讓LED顯示模組的生產工序前移至封裝階段,簡化了LED顯示生產流程,化整為零,降低了下遊客戶進入微小間距顯示領域的門檻。

得益於上述三大優勢,如今的MIP顯示方案正在實現全場景的突破。以MIP技術為基礎的LED顯示方案正從傳統的專業級大屏走向家庭影院、零售展櫃、博物館,乃至車載中控、可穿戴、AR/VR眼鏡應用領域之中。

而在未來AI大時代下,MIP更將成為賦能AI技術快速發展的利器。謝少佳認為,MIP顯示方案將是實現“顯示屏+ AI +場景服務”願景的絕佳載體。MIP的高可靠性、設計靈活性和全場景應用等能力,將賦予LED顯示屏更多價值,為AI技術內容提供更精準的場景落地方案。

小結
作為MLED技術的承載體之一,MIP技術正迅速走向成熟,未來隨著以國星光電為代表的全產業鏈龍頭企業在技術、產品和產能上的持續發力與全面布局,MIP技術將加速突破最後的成本與產業化壁壘,成為推動LED顯示屏行業進入微間距發展時代的關鍵力量。(文:LEDinside Irving)

TrendForce 2026 全球 LED 顯示屏市場展望與價格成本分析
出刊日期: 2025 年 9 月 30 日
語言: 中文/英文
格式: PDF
頁數: 234 頁

如果您想要了解更多關於LEDinside的細節,歡迎聯繫:

Global Contact: ShenZhen:  
Grace Li +886-2-8978-6488 ext 916
E-mail :
Graceli@trendforce.com
Perry Wang +86-755-82838931 ext.6800
E-mail : 
Perrywang@trendforce.cn
RSS RSS     print 列印     mail 分享     announcements 線上投稿        
【免責聲明】
1、「LEDinside」包含的內容和資訊是根據公開資料分析和演釋,該公開資料,屬可靠之來源搜集,但這些分析和資訊並未經獨立核實。本網站有權但無此義務,改善或更正在本網站的任何部分之錯誤或疏失。
2、任何在「LEDinside」上出現的資訊(包括但不限於公司資料、資訊、研究報告、產品價格等),力求但不保證資料的準確性,均只作為參考,您須對您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如有錯漏,請以各公司官方網站公佈為準。
【版權聲明】
「LEDinside」所刊原創內容之著作權屬於「LEDinside」網站所有,未經本站之同意或授權,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重制、轉載、散佈、引用、變更、播送或出版該內容之全部或局部,亦不得有其他任何違反本站著作權之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