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玩具”標簽,AR/AI眼鏡走向生產力舞台

近日,全球AR/AI眼鏡領域消息密集發布:英國軍方在雲端基礎設施中部署了AR遠程支持系統;中國企業喂車科技發布了專用於加油站的“數字員工”智能眼鏡;誇克AI眼鏡宣布與支付寶合作升級支付功能。

盡管應用領域各不相同,但從中可以看到,AR/AI眼鏡正在褪去科技玩具的標簽,不再執著於看電影、玩遊戲,而是變成了一件能解決實際問題的生產力工具。

近眼設備從娛樂走向實用
過去近眼顯示行業多聚焦於遊戲與觀影等娛樂場景,但近期的落地案例表明,該技術在B端垂直領域與C端高頻工具場景中的價值正在被深度挖掘。

在國防與工業領域,根據英國政府“國防與安全加速器”(DASA)的最新公告,工業混合現實與增強現實任務支持方案供應商Kognitiv Spark已將其增強現實遠程支持系統正式部署於英國的主權國防雲基礎設施。


圖片來源:Kognitiv Spark

RemoteSpark平台可通過AR頭顯連接前線技術人員、工程師與遠程專家。在車間、倉庫或野外等環境中,用戶能夠實時共享音視頻、調取技術文檔,並接收遠程標注與分步操作指導。根據政府公布的信息,英國陸軍計劃推動該技術在更廣泛的用戶群體中試用,以便在多類保障與維修場景中驗證RemoteSpark的可行性。


圖片來源:Kognitiv Spark

在民用商業端,AR眼鏡正在演變為提升員工效率的工具。11月20日,喂車科技發布加油站智能眼鏡。該設備通過攝像頭采集數據,結合後台AI大模型,在秒級時間內完成車牌識別與會員匹配,並向員工推送標準化的服務話術。這種“數字員工”模式證明,AR與AI的結合可以嵌入特定行業的業務中,通過提升標準化程度來創造商業價值。


圖片來源:喂車科技

而在消費端市場,11月20日消息,誇克AI眼鏡與支付寶的合作實現重要升級,在原有“看一眼支付”的功能基礎上,新增準心輔助對焦和骨傳導拾音等創新能力,這些升級將提升掃碼支付的準確性和便捷性,為用戶帶來更安全高效的支付體驗。

做減法與輕量化成為行業共識
然而,要承載上述生產力場景,實現全天候的佩戴與輔助,硬件形態需要做出改變。過去,AR眼鏡設計往往陷入“既要又要”的誤區,導致設備重達200克以上,續航短且體驗不佳。

TrendForce集邦科技資深研究副總經理邱宇彬認為,2025年的行業共識已發生轉變。隨著輕量化VR/MR的設計路線逐步確立,未來AR眼鏡將把更多功能重心擺放在信息提示領域。輕量、便攜、長續航力、以及夠用的視野將成為主流產品優先滿足的方向。

在這一設計框架下,輔助信息型AR眼鏡的外觀和佩戴體驗應高度接近傳統眼鏡,因此減輕重量成為首要任務。邱宇彬認為,新一代AR眼鏡的重量應控制在60克以下,以保證佩戴舒適性。同時,視場角被收斂至20至30度,這一範圍既能滿足信息提示的需求,也有利於控制光學和顯示系統的成本。

這一觀點與近期關於三星的傳聞不謀而合。消息稱三星正開發兩款智能眼鏡,預計分別於2026年和2027年推出,早期版本可能不具備覆雜的AR顯示功能,而是側重於AI語音交互與輕量化體驗。這也反映了巨頭們對技術成熟度的理性判斷。

光波導成AR眼鏡輕量化關鍵
在實現輕量化與類眼鏡化設計的路徑中,邱宇彬指出,光波導由於極致的微縮表現與非常優秀的穿透率,使其成為完美的“類眼鏡”技術選擇。目前,衍射光波導呼聲最高,應用較廣泛,主要分為納米壓抑和光刻兩種加工路線,未來也將並存。然而,Meta AR原型機Orion采用SiC光波導搭配雙面光柵,開啟新材料采用的想象空間,也引起了業內對SiC光波導技術的廣泛關注。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一前沿材料領域,全球產業鏈重心正向中國轉移。邱宇彬進一步指出,目前從產業鏈分布和產能狀況來看,SiC光波導主力為中國市場廠商。中國區域市場的SiC供貨商與光波導企業以及品牌漸漸形成同盟的現象,材料與供應鏈的上下合作有利於快速推動SiC光波導成本下滑。

小結
2025年,行業共識已從追求參數堆疊轉向極致輕量化與務實場景。而在這一轉型中,包括衍射光波導、SiC光波導在內的光學供應鏈技術,正成為突破物理瓶頸、推動成本下降的關鍵力量。隨著產品形態的發展與核心材料的突破,在即將到來的2026年,AR/AI眼鏡有望迎來進一步發展。

為進一步探討AI硬件的未來格局,2025年11月27日(周四),TrendForce集邦咨詢“MTS2026存儲產業趨勢研討會”將在深圳鵬瑞萊佛士酒店隆重舉行。屆時,TrendForce集邦科技資深研究副總經理邱宇彬將發表題為《體驗革命:AI頭戴裝置的未來之路》的主題演講,深入剖析產業機遇與技術演進,歡迎各位業界同仁蒞臨交流。(文:LEDinside Mia)

TrendForce 2025 近眼顯示市場趨勢與技術分析
出刊日期: 2025年8月29日
語系: 中文 / 英文
格式: PDF
頁數: 126

TrendForce 2025 Micro LED 顯示與非顯示應用市場分析
出刊日期: 2025年5月29日/ 11月 30 日
語系: 中文 / 英文
格式: PDF
頁數:87

如果您想要了解更多關於LEDinside的細節,歡迎聯繫:

Global Contact: ShenZhen:  
Grace Li +886-2-8978-6488 ext 916
E-mail :
Graceli@trendforce.com
Perry Wang +86-755-82838931 ext.6800
E-mail : 
Perrywang@trendforce.cn
RSS RSS     print 列印     mail 分享     announcements 線上投稿        
【免責聲明】
1、「LEDinside」包含的內容和資訊是根據公開資料分析和演釋,該公開資料,屬可靠之來源搜集,但這些分析和資訊並未經獨立核實。本網站有權但無此義務,改善或更正在本網站的任何部分之錯誤或疏失。
2、任何在「LEDinside」上出現的資訊(包括但不限於公司資料、資訊、研究報告、產品價格等),力求但不保證資料的準確性,均只作為參考,您須對您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如有錯漏,請以各公司官方網站公佈為準。
【版權聲明】
「LEDinside」所刊原創內容之著作權屬於「LEDinside」網站所有,未經本站之同意或授權,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重制、轉載、散佈、引用、變更、播送或出版該內容之全部或局部,亦不得有其他任何違反本站著作權之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