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ee高管談:LED企業發展與政府支持

科銳(Cree)戰略與業務發展副總裁詹姆斯于近日在滬參加“中國LED照明論壇”,他以美國企業高管的視角,以Cree為例,講述了對LED高新技術企業發展、以及與政府支持之間關係的理解和認識。

人才高度聚集 培育創新土壤

詹姆斯介紹,“矽谷”一直以來保持的發展優勢,主要是由於加利福尼亞的人才高度聚集。在加利福尼亞,有兩所全世界著名的高校,分別是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和斯坦福大學,這兩所大學每年輸送出大量的人才,尤其是在雷射、核技術、物理學等與半導體緊密相關的高端產業。人才、資金的優勢是加利福尼亞得天獨厚的。

大量人才,大學科研、國家軍事訂單和風險資本非常活躍,這些正是迅速崛起的美國科技園重要的相似之處。在這些功能區域里,起初以斯坦福、伯克利和加州理工等世界著名大學為依託,創辦的微型高技術公司,經過數年發展后,很多已成長為世界500強企業。比如,從“矽谷”走出的思科、英特爾、惠普、蘋果、谷歌,等等。

可以看到,上個世紀90年代,這些在世界著名大學“生根”、到科技園區“發芽”、再到資本市場“成長”的高新技術企業,成為了活躍美國經濟的重要引擎。科銳作為這樣一家美國高新技術企業,其公司主席兼首席執行官查克•史沃博達就曾表示,LED照明是未來節能照明產業發展的方向,大學里蘊含著推動新興產業發展的不竭動力。“我們非常願意推動企業LED半導體照明項目和大學的合作”。

Cree初創獲政府大力支持

詹姆斯介紹,他所在的科銳最早是由6位美國年輕人于上個世紀80年代,在北卡州發起成立的,時至今日,科銳的LED 照明產品已經被世界不同國家、地區的市場所接受。在過去的一年裡,科銳全球營業收入超過11億美元。2010年,科銳還在廣東建立了其在北美以外的第一個晶元生產基地。這些業績的取得,與政府在公司初創時的大力支持有很大關係。

科銳創業的最初8年裡,企業的收入主要來源是‘政府合同’。每年來自‘政府合同’的收入可以達到2至4千萬美元,這是當時科銳重要的收入款項。

詹姆斯認為,政府部門支持高新技術企業,尊重“以需求為導向”的原則是符合市場邏輯的。“科銳並不爭取政府部門的補貼,而是爭取‘政府合同’。寫競標書、提交提案、答辯,參與嚴格競標,最終的目的都是依靠公司實力和技術贏得‘政府合同’”。在企業發展的起步階段,具有市場前瞻性的政府需求為科銳持續的研發投入提供了大量資金。“在1991年至1994年這段時間當中,我們獲得了一大批‘政府合同’,這使我們有條件更加專註改革LED技術。 這是非常必要的。因為在90年代初的時候,LED主要還是藍光,並且LED發出的光線非常微弱。當時在業內甚至有這樣一個笑話:‘如果你是要想清晰看到LED發出的光,必須要把門窗關緊,在完全黑暗的情況下,才可以看到一點點微弱的藍光’。”

         科銳高性能LED
 “大概是在1993年左右,事情有了轉機。科銳聯合日本日亞,聯手開發了白光LED。Cree通過加入特殊的螢光材料,使得LED可以發出非常清楚、乾淨的白色光。這項技術是一個非常大的突破”。

科銳攜手大眾 加速商業化進程

詹姆斯介紹說,“雖然通過政府訂單、聯合研發、技術突破……科銳逐漸完成了其規模化前奏。但到1995年時,科銳的規模還非常小,並沒有完成廣泛的商業化進程。1996年的時候,我們才取得了大的成功。科銳從德國大眾獲得了一個極大的訂單”。

“1996年,大眾計劃給自己的汽車產品系列設計一款全新形象,尤其是針對它的主要競爭對手寶馬公司。當時寶馬汽車保險槓上安裝了紅色照明燈,成為一大亮點。每當紅光一亮,汽車頓時奪目耀眼,有了珠寶點綴一般的效果。眾為追求汽車產品的效果,開始到處聯繫技術供應商。而科銳的一項藍色發光照明技術最終獲得了大眾高層主管的認可。”

獲得大眾訂單以後,德國方面很快就發現科銳公司的規模太小,無法滿足大規模生產的要求”。為了解決規模生產問題,德方很快決定向科銳注資,以大幅度提升科銳產能。“當時科銳獲得的資金幫助科銳在一年內迅速提高了量產能力,滿足了德方的需求。這是科銳自成立以來的一次重大飛躍,加速推動了公司的商業化進程”。

科銳不因政府支持受其左右

雖然LED高新技術企業的發展策略或多或少會受到一些政策影響。“比如,公司要結合政府發布的產業政策,來分析該行業的前景,以此來調整公司未來的發展方向;再比方 說,要時刻關注政府新出台的政策,需要及時研究公司和政府合作中可以利用的政策;另外還有一種,就是公司要學習如何與政府新政策相融合,並實現雙贏,給 ‘政府合同’帶來更多利潤回報”。

但科銳具有極其獨立的創業精神和企業文化,公司的技術路線始終沒有受到過外界影響。“如果一個企業為了贏得政府支持而改變,這種做法是非常愚蠢的。企業不能被牽著鼻子走。 美國政府是純粹的商業思維,認為資助企業就是一種商業行為,幫助高新技術企業就必須有回報。所以,99%的高新技術企業也不會拿到政府投資”。
 

RSS RSS     print 列印         announcements 線上投稿        
【免責聲明】
1、「LEDinside」包含的內容和資訊是根據公開資料分析和演釋,該公開資料,屬可靠之來源搜集,但這些分析和資訊並未經獨立核實。本網站有權但無此義務,改善或更正在本網站的任何部分之錯誤或疏失。
2、任何在「LEDinside」上出現的資訊(包括但不限於公司資料、資訊、研究報告、產品價格等),力求但不保證資料的準確性,均只作為參考,您須對您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如有錯漏,請以各公司官方網站公佈為準。
【版權聲明】
「LEDinside」所刊原創內容之著作權屬於「LEDinside」網站所有,未經本站之同意或授權,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重制、轉載、散佈、引用、變更、播送或出版該內容之全部或局部,亦不得有其他任何違反本站著作權之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