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苦讀」後,2014年LED業是否機會多於挑戰

經過長期的低迷後,LED股迎來了一波瘋漲。其中,從2013年12月20日至昨日(2月10日),龍頭股之一聯建光電區間漲幅高達69.39%。

在外界看來,LED業似乎已經熬過了「十年苦讀」期,儼然已是一個准「欽點狀元」。從整個行業的表現來看,的確如此。隨著LED生產成本的逐漸降低、大眾對LED產品認知度的提升,LED照明產品具備了同傳統照明「對抗」的能力。

「2014年LED行業應該是機會多於挑戰。」1月17日,在瑞豐光電董事長龔偉斌發給記者的短信中,他這樣評價LED行業接下來的表現。長方照明董事長鄧子長對行業的判斷更為樂觀。他認為,LED照明即將爆發。不過,有分析人士指出,市場是市場,企業是企業,整個LED市場出現爆發增長行情,並不意味著企業的業績必然會爆發。

LED個股頻頻飄紅

相比普通照明產品,LED產品具有壽命長、亮度高、功耗低的特點。目前,LED主要應用方向有螢幕、背光源和廣義照明等。

螢幕主要是指LED螢幕,比如雷曼光電、洲明科技、利亞德等企業,此前都以做LED螢幕為主;背光源主要是為電視、電腦以及其他電子產品提供光源。現在家電企業宣稱的LED電視,即是採用LED作為背光源的電視;廣義照明包括室內照明、戶外照明、景觀照明等。其中,廣義照明被認為是LED最大的應用市場。

2013年1月30日,發改委、科技部等6部委聯合發佈的《半導體照明節能產業規劃》中提到,中國照明產業的發展經歷了從普通照明、傳統高效照明到LED照明等新光源的發展階段,已成為世界最大的照明電器生產、消費和出口國。2010年,全國照明產品用量達到71.55億只,其中普通照明產品(白熾燈、鹵鎢燈)佔有率為27.50%、傳統高效節能產品(節能燈、直管螢光燈、高壓鈉燈)佔有率為72.30%,LED照明產品佔比為0.2%。

可以預見的是,佔比僅0.2%的LED產品,如能大規模替代傳統照明產品,無疑將是一個巨大的市場。

事實上,在2013年4~6月間,LED行業相關股票的表現已經相當出色。記者統計發現,鴻利光電股價從4月16日的5.92元,一直漲至5月20日的10.16元;勤上光電則由4月3日的10.14元,漲至5月27日的16.14元。

支持股價上升的背後則是業績。在經過了兩年多的低谷期後,LED行業開始出現明顯復甦跡象,不少企業訂單增多,開工率提高。但接下來的半年報、三季報披露的情況卻顯示,2013年LED企業的營收雖然出現了一定幅度的增長,但利潤增長卻不盡如人意。

這樣的業績表現使得LED個股失去了繼續上漲的動力。不過,從2013年12月下旬開始,LED股又開始了新一輪上漲。其中,2014年1月2日甚至出現了漲停潮,當日長方照明、陽光照明、雷曼光電、聯建光電、瑞豐光電、聚飛光電共6股漲停。

此後至今,LED板塊出現了較大的整體漲幅。其中,從2013年12月20日至昨日(2月10日),陽光照明、聯建光電、聚飛光電的區間漲幅分別達到57.14%、69.39%、33.24%。

LED產品價格下降

如果說去年4~6月間的股價猛漲是因為LED市場的復甦,那麼這一次大家期望的則是市場的爆發,而導火索是美國淘汰白熾燈政策。

根據2007年美國頒佈的能源獨立和安全法案規定,美國分三步對白熾燈進行淘汰:第一步,在2012年淘汰100瓦的白熾燈,以節能25%~30% 的燈具來代替;第二步,到2013年進一步淘汰75瓦的白熾燈;第三步是自2014年1月1日起,淘汰60瓦和40瓦的白熾燈。作為全球最重要的市場之一,美國的一舉一動對中國照明產業的影響不言而喻。受此影響,多只LED股票開始上漲。

1月7日,鄧子長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就表示,2014年對於中國LED發展是至關重要的一年,因為大家都有動作了,包括傳統的幾大巨頭、國際巨頭,甚至是以前從沒做過LED的企業也加入了這個行業。大家都在做,說明行業成熟了,產品成熟了,消費者開始接受LED照明了。

1月12日,在重慶LED照明研發與產業聯盟2013年會上,雷士照明總裁吳長江也得出了類似的判斷,他說,「未來3年將是LED照明的爆發期,尤其是節能替換將是一個大市場」。

其實,多方觀點認為LED照明即將進入爆發期的一個重要原因是,隨著價格的下降,LED產品已經有了同傳統照明產品競爭的實力。1月19日,記者在某電子商務網站搜索發現,3瓦的LED球泡燈最低售價甚至只有2元多,而一般產品的價格在幾元到幾十元不等。

據記者瞭解,LED產品價格下降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是關鍵零部件——晶片實現了大規模量產,有效降低了成本;二是技術不斷進步,性價比更高的產品不斷出現;三是競爭激烈,企業普遍採用了「以價換量」的策略。

公開數據顯示,此前晶片佔據LED燈具至少1/3的成本,晶片價格的下降,傳導至中游的封裝業,再到下游的應用,使得整個LED照明產品的價格都出現了下降。

晶片價格下降的重要原因是中國大規模量產。在2010年以前,晶片主要依靠國外進口,價格較高。而隨著晶片國產化的快步推進,價格下降明顯。 2010年至2012年間,中國大量引進MOCVD設備(LED晶片生產過程中的關鍵設備),設備的大量引進使得企業的規模效應凸顯出來,單片晶片價格得以降低。

除了規模效應外,技術進步對LED產業鏈上中下游成本的下降,也有促進作用,每年新的專利不斷湧現,新的工藝不斷出爐,使得產品的售價不斷走低。此外,則是價格戰的因素,從2010年至今,大部分企業的毛利都呈現出下降趨勢。

研究機構LEDinside分析認為,在中國市場,不僅新興的LED廠商開始積極佈局LED光源市場,擁有品牌和管道優勢的傳統照明廠商也積極採取 網絡和實體店雙管齊下的方式拓展LED照明業務。政府層面也正努力通過補貼政策,扮演積極的角色來推動LED產業發展,同時化解因為上游設備過度補貼導致 的產能過剩及企業倒閉問題,預計中國2014年LED照明產品將同比增長86%。

不過,廣東省照明電器協會會長全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LED業總體上預計應該是向好,是不是爆發可能還要仔細分析。而洲明科技市場總監梅志敏認為,LED是大勢所趨,但2014年仍然是勢能積累的過程,還沒有完全到達頂點。

替代效應被誇大

LED能否迅速對傳統照明完成替代,促使市場爆發,還需要進一步觀察。從節能的角度看,在目前的技術條件下,1瓦LED燈大概能替換7瓦的白熾燈或者2瓦的節能。粗略地看,LED燈比節能燈的能耗少了一半,節能效果顯著,但燈具的能耗相比動輒幾千瓦的家用電器而言,幾乎微不足道,所以對很多家庭而言,替換所帶來的經濟效益並不明顯。而一般節能燈的使用壽命有5年甚至更久,通常情況下,除非原有燈具損壞或者房屋重新裝修,否則消費者主動更換的動力並不太足。LED短期只能對白熾燈構成威脅,而外界討論的熱點其實也是各國不斷出台的淘汰白熾燈計劃。

根據中國淘汰白熾燈路線圖,到2016年10月1日,將禁止進口和銷售15瓦及以上的白熾燈。

廣東光亞照明研究院總監劉俊告訴記者,指望室內照明產品短期被海量替換,其實並不太現實,替換應該是一個逐步釋放的過程。在他看來,戶外照明市場井噴的的機會應該會多一些。因為國家的一些建設項目、城市的一些市政工程都在大量使用LED產品。顯然,如果替換是逐步進行的,那麼企業的業績應該是穩步增長狀態,而難以呈現出暴漲情形。此前節能燈對白熾燈的替換進程,或許能在一定程度上作為參考。

以佛山照明為例,它被稱為「中國燈王」、「現金奶牛」,一直是照明行業的標竿企業。記者翻閱了佛山照明從2001年到2012年的年報。數據顯 示,2001年,公司的主營業務收入為8.24億元,淨利潤為1.73億元。到了2012年,該公司的營業收入為22.02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 利潤為4.0億元。

也就是說,這12年間,公司的營收大概增長至原來的2.7倍,利潤大概增至原來的2.3倍。這一速度並不太惹眼,而這期間恰恰是節能燈替代白熾燈的過程。在這期間,佛山照明也逐步將產品重心從普通白熾燈轉為節能燈。其2002年董事會報告中提到,T8、T5、節能燈、汽車燈、燈具等要擴大生產規模,加快發展,使生產規模再上新台階並形成市場競爭的優勢。

再如另一照明類上市公司——陽光照明,其2001年主營業務收入為5.83億元,2012年營業收入為25.93億元,後者是前者的4.4倍。而陽光照明在2001年的主要產品類型已經是一體化電子節能燈、T5大功率節能螢光燈等。雖然相比白熾燈,節能燈的節能效果已經大為提高,但即使到2010年,前者對後者的替換過程仍舊沒有完成,白熾燈還佔據了27%的份額。

行業內憂 壁壘缺乏「100家工廠倒閉會有120家註冊」

「並不是說市場爆發了,企業就能爆發,企業必須要有清晰的思路,並且是做好了準備。」洲明科技市場總監梅志敏說。記者瞭解到,嚴格來講,雖然LED業對資金和技術的要求都比較高,但在行業的中下游特別是下游,這一門檻早已變成「平地」。

2013年7月,記者曾在廣東中山古鎮進行過深入採訪。作為傳統的燈飾之都,在LED業興起後,該鎮大大小小的企業已經迅速轉身成為LED企業。記者發現,有人租一間廠房,買幾把烙鐵,從鎮上採購回需要的配件,回家進行簡單組裝即往外銷售。在古鎮,記者隨處都能看到這樣的作坊式LED企業,有的有招牌,有的則無任何標識。

這種無門檻的現狀,使得傳統照明企業進入LED領域非常容易。據《成都商報》報導,2013年11月,雷士照明總裁吳長江在成都舉行的「低碳照明節能全球」論壇上稱,目前LED照明產品佔其總銷售額30%,預計未來將佔到50%業務。

三雄極光品牌管理中心經理李全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2014年,三雄極光的LED產品佔比將達到45%左右。顯然,此前生產傳統照明產品的企業,能夠迅速轉型為LED公司。LED帶來的變革,不僅沒有「消滅」傳統公司,反而使行業公司的總量增加了。「有100家工廠倒閉,會有120家工廠註冊。」佛山照明協會會長吳育林評價說。

照明產品的個性化是其另外一個特點。「照明產品種類繁多,款式各異,有些消費者為了滿足特殊建築物的照明需求,或者是營造不同的氛圍,甚至有個性定製需求。」廣東光亞照明研究院總監劉俊說。這使得照明企業標準化、大規模的生產存在一定難度,但也給了中小企業生存的空間。李全也認為,小企業在一些定製需求和個性化需求方面,還是有些優勢。

中國照明電器協會副理事長陳燕生在《對中國照明電器產業未來發展的思考》一文中提到,目前,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照明產品的生產大國,2008年照明企業數量約1萬家。如果再加上未被統計進去的小微企業,中國照明相關企業的數量可能更多。僅以中山古鎮為例,來自當地政府官網的數據,全鎮擁有燈飾及其配件工商企業1.27萬家,其中燈飾商戶7497家。大量分散的狀態使得這一行業無法進入壟斷階段。「傳統的照明燈具會越做越複雜,這是由傳統五金的生產方式決定的,它有銑床、車床這些東西,會用各種花色去做,非標準化很嚴重。」梅志敏說。

事實上,LED行業從2011年就開始洗牌,陸續有一些企業倒下,但總體數量仍舊龐大。「洗牌這個東西,誰說弱的一定會死掉?」鴻利光電董秘鄧壽鐵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弱的也可能會變強,也不排除有些企業能夠找到市場的特點,成長得很好。

不過,梅志敏認為,LED行業跟傳統照明行業還是不一樣。LED是電子類產品,標準化程度會很高,比如傳統的筒燈,可能有上千個款式,但LED絕對不會做出上千個花樣來。「傳統時代產品的集中度很小,LED時代產品的集中度將提高。」消費者不會過分看重照明品牌,也是集中度難以大幅提升的一個原因。「大家更多地關心設計、款式和價格,至於品牌因素,可能就放在了次要地位。」劉俊認為。

從消費經驗來看,一般貴重物品或者快速消費品,比如名牌、汽車、家電、洗髮精、奶粉等,品牌因素對消費者的購買行為會產生更大影響,而照明類產品的品牌驅動力較弱。這種特性使得大量中小企業能夠獲得一定成長機會。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RSS RSS     print 列印         announcements 線上投稿        
【免責聲明】
1、「LEDinside」包含的內容和資訊是根據公開資料分析和演釋,該公開資料,屬可靠之來源搜集,但這些分析和資訊並未經獨立核實。本網站有權但無此義務,改善或更正在本網站的任何部分之錯誤或疏失。
2、任何在「LEDinside」上出現的資訊(包括但不限於公司資料、資訊、研究報告、產品價格等),力求但不保證資料的準確性,均只作為參考,您須對您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如有錯漏,請以各公司官方網站公佈為準。
【版權聲明】
「LEDinside」所刊原創內容之著作權屬於「LEDinside」網站所有,未經本站之同意或授權,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重制、轉載、散佈、引用、變更、播送或出版該內容之全部或局部,亦不得有其他任何違反本站著作權之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