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預估2011年NB LED背光滲透率超過50%

據台灣資策會資訊市場情報中心(MIC)指出,LED背光應用近年來逐步從日系廠商向美國韓國及台灣地區廠商轉移,從小尺寸朝全尺寸,從日本市場往全球市場發展。但因成本高散熱差,且模組規格尚未標準化,目前LED背光仍僅以訴求輕薄的NB產品,滲透率僅略高於10%,尺寸較大的Monitor和TV搭載率都還很低。預計隨著LED發光效率提升、LED晶片價格下滑,加上模組標準化的建立,在品牌商的拉力和麵板廠的推力下,NB  LED背光搭載率將持續成長,到2011年全球NB產品LED背光搭載率可能超過50%,成為主流背光源。

MIC在研討會上指出,LED背光和CCFL背光最大的不同,在於LED背光具有無汞、省電、封裝厚度僅0.4-0.6mm左右、耗電量較低(目前 40英吋TV耗電量約160W)、高色彩飽和度等優點,但因LED背光具有散熱不佳的缺點,且目前成本仍高,以40英吋TV模組計算需要360美元,加上 LED背光技術還在發展階段、模組尚未標準化(例如Convertor Board不同、Pin腳數不同等),同時又面對CCFL無汞化、OLED和SED等次世代顯示技術、W-OLED和CNT等次世代背光源的競爭,因此現階段LED背光源主要應用仍以中小尺寸的產品較多,至於Monitor和TV的應用比例還很低。

其中NB產品因為向來以輕薄為目標,自2005年日系廠商FUJITSU和SONY率先採用LED背光之後,其他NB廠商也陸續跟進,到2008年包括 TOSHIBA、ASUS、APPLE、DELL、HP、ACER、LG、lenovo等NB廠商均已推出LED背光NB產品,統計到2008年5月份, NB LED背光搭載率已有10%。預期隨著LED發光效率持續提升、LED晶片價格持續下降,配合模組規格標準化的發展,NB產品LED背光搭載率,到 2011年就可能超過50%,在2012年中達50%-60%,成為NB的主流背光源。

至於Monitor目前雖有Samsung、CMO、ACER等廠商推出LED背光產品,但是目前搭載率僅0.3%。預期到2011年LED背光搭載率仍僅7%,2012年才會超過10%。LCD TV的LED背光搭載率則因成本因素,現有搭載率更低,只有0.09%,目前應用廠商只有Samsung、SONY,但LG和SHARP也分別計畫將在今年內推出47英吋和52英吋面板。

MIC預估LCD TV產品LED背光搭載率到2011年仍可能只有4.5%,到2012年或許有機會達10%,但預期CCFL無汞化和次世代顯示技術、背光源的發展,都將持續影響LCD TV產品LED背光的應用比例。

根據MIC研究資料,LED晶片歷經紅光、黃綠光、藍光、綠光、白光發展歷程,1998年起開始應用在小尺寸彩色液晶面板背光,並逐步朝中尺寸、大尺英吋彩色液晶面板背光應用發展。目前主要應用類型分為W-LED和RGB-LED。其中W-LED在封裝內混成白光,色彩飽和度低(NTSC 42%-98%)、混光空間小、發光效率高(60 lm/W)、耗電量低、電路設計簡單、使用顆數少,適合低耗量、對色彩畫質要求較低的IT應用產品。

RGB-LED是三個LED在封裝外混成白光,色彩飽和度高(NTSC 105%-150%)、混光空間大、發光效率低(10-60lm/W)、耗電量高、電路設計較複雜、使用顆數多,適合訴求高色彩化值得視聽應用產品。 LED背光源的型式則分為側光式和直下式,側光是放在面板下邊或是上下兩邊,以面積較小的液晶面板採用較多,直下式放在面板下方,以面積較大的液晶面板採用較多。

RSS RSS     print 列印         announcements 線上投稿        
【免責聲明】
1、「LEDinside」包含的內容和資訊是根據公開資料分析和演釋,該公開資料,屬可靠之來源搜集,但這些分析和資訊並未經獨立核實。本網站有權但無此義務,改善或更正在本網站的任何部分之錯誤或疏失。
2、任何在「LEDinside」上出現的資訊(包括但不限於公司資料、資訊、研究報告、產品價格等),力求但不保證資料的準確性,均只作為參考,您須對您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如有錯漏,請以各公司官方網站公佈為準。
【版權聲明】
「LEDinside」所刊原創內容之著作權屬於「LEDinside」網站所有,未經本站之同意或授權,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重制、轉載、散佈、引用、變更、播送或出版該內容之全部或局部,亦不得有其他任何違反本站著作權之行為。